父母需要知道的事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有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许多人按部就班或糊里糊涂的当了父母,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为人父母的责任重大,也缺乏一些为人父母的常识。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是他和所有其他关系的原型。如果父母温暖有爱,我们也会对外界更加乐观。如果父母喜欢指责否定,我们也会预设外界比较残酷。
还有许多父母只把孩子当成了身体存在,而没有把孩子当成精神存在。把孩子身体照顾的很好,却很少关心或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很少给到孩子情感支持。只关心孩子的身体,而忽视孩子的心理,亲子关系就难免会有隔阂。
这些文章源于我接触案例所产生的思考,也参考借鉴了诸如约翰·鲍尔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唐纳德·温尼科特、埃里希·弗洛姆、哈里·哈洛等心理学家的观点。
为人父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希望这些文章可以作为一些父母的镜子,提升为人父母的能力,让父母和孩子都能更加轻松快乐。
1.不要对婴幼儿使用哭声免疫法
2.拥抱孩子很重要
3.父母的基本道德——不打孩子
4.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
5.不要以孩子乖为荣
6.尊重孩子的情绪
7.尊重孩子的空间
8.不要对孩子诉苦
9.孩子零花钱的问题
10.不要反对孩子打扮
11.尊重孩子的性好奇
12.允许孩子和自己分离
13.不要吓唬孩子
14.不要逗孩子
15.不要经常说孩子身体不好
16.孩子有事为什么不说
17.不要用内疚控制孩子
18.最让孩子痛苦的一种父母
19.不要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
20.缺爱孩子的亲密关系
21.不要威胁抛弃孩子
22.不要随意扔掉孩子的东西
23.不要刻意延迟满足孩子
24.不要翻孩子的日记
25.新闻中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26.不要老夸孩子“听话”
1.马伊琍的两条微博。
“大女儿三个月睡整觉,到七个月时开始半夜闹,十五个月非常严重时采取了哭声免疫法,两天纠正”。这是马伊琍 2012 年发的一条微博节选。
马伊琍对哭声免疫法的思考。
“随着妹妹(14 年出生)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大女儿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
这种煎熬于我于她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几年前和大女儿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这是马伊琍 2015 年发的一条微博节选。
2.哭声免疫法的由来。
“哭声免疫法”最初是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婴儿训练方法。
华生认为,婴儿完全是环境的产物,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塑造。比如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
华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心理学家,也将自己的哭声免疫法应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也许是因为华生太自信做的太彻底,他的孩子的结果都非常糟糕。
大儿子雷纳精神状态一直很差,可能是为了自我拯救也学习了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雷纳的日记中记载到“我追溯了从前的自己,从童年到婴儿,我发现我成长的过程是冰冷的、机械的,缺少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这或许是我人生痛苦的源头。我的父亲在教育中,剥夺了我所有感情基础,或许他也没有意识到吧。”令人遗憾的是,苦苦挣扎的雷纳最终还是在他三十多岁选择了自杀。同样的,华生的女儿和小儿子精神状态都很不好。女儿玛丽酗酒成性,小儿子则消极厌世靠华生接济才能生活。
3.父母是婴儿的安全基地。
美国依恋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多年跟踪观察许多对父母和初生婴儿之间的互动,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那种婴儿时期哭泣时,能够短时间内得到父母安抚拥抱的孩子,会形成安全依恋。如果父母对婴儿哭泣经常表现冷漠、不耐烦或无视,婴儿会很难形成好的安全感,而且严重影响孩子成年以后的人格和交往。
玛丽·安斯沃思,美国心理学家,(1913——1999),依恋理论之母。
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也用基因非常接近人类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安斯沃思的发现。把刚出生的幼猴放在没有母猴安抚拥抱的笼子里,只定期提供食物。发现这种情景下生存三个月以后,幼猴会变得极容易惊恐,而且长大后几乎无法社交和交配。
哈里·哈洛,美国心理学家,(1905——1981)
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也说,孩子一哭,母亲就去抱的孩子,容易形成安全依恋。孩子哭,母亲不去回应不去抱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
4.父母应该怎么做。
作为父母,首先需要意识到哭声免疫法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方法。
婴儿是一个依恋性的生物存在,不是条件反射式的机器,不能按机器的方法去养育。而且婴儿时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期,奠定了一个人人格和关系模式的基调。
还有些父母会担心如果给婴儿太多回应和拥抱,会让孩子变得依赖,会惯坏孩子。实际上正好相反,一个人婴儿时期的依恋需求越是得到满足,越会有安全感也越会自信和独立。
现实中也有许多父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哭声免疫法,但是无师自通。自认为孩子“哭累了就好了”,“孩子现在什么也不懂”。“哭累了就好了”或哭声免疫法确实很快见效,就像马伊琍的例子,两天就不哭了。
但这是因为孩子内心绝望了才不哭了。在婴儿哭泣但无回应的过程中,婴儿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也在积累。虽然婴儿阶段的事情不会形成记忆,但恐惧、愤怒、害怕被抛弃等感受会留下来,成为人格底色。
比如有些人特别容易怕鬼怕黑的原因之一,就是婴幼儿时期的无回应。这种无回应会让婴幼儿滋生出许多恐怖感受或想象,也就是怕鬼怕黑。
再比如有些人特别容易悲观绝望无助,也是婴幼儿时期,比如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之前,经常被扔在床上没人搭理,哭累了就睡着了,这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说,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所以作为父母能做就是在婴儿哭的时候,需要你的时候,你去抱去安抚,给予你能给予的。有些父母自身能量低,对于孩子的需求和哭声,无力感很重。但父母仍然需要认识到,你是孩子唯一的依赖对象,在孩子生命早期辛苦一些,会给孩子的人格打下非常结实的基础。
海因茨·科胡特,美国心理学家,(1913——1981)
最后还是要记得:不要对婴儿使用哭声免疫法,不要对婴儿做睡眠训练。在婴儿有需要或哭泣的时候,尽可能的多回应多拍拍多抱抱婴儿。对婴儿来说,父母是唯一的依靠。
1.有些人是没有或很少被父母拥抱过的,或小时候想被父母抱抱,但记忆中是被父母嫌弃或推开。
2.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做过一系列恒河猴实验。
把刚出生的恒河猴放在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个铁丝做的猴妈妈,铁丝妈妈身上有可以喝奶的奶瓶,还有一个绒布做的猴妈妈但没有奶瓶,也就是绒布妈妈。
观察发现,恒河猴除了饥饿时去喝铁丝妈妈的奶瓶,其他时间都会待在绒布妈妈旁边,尤其受到惊吓时,会牢牢抱住绒布妈妈。
哈里·哈洛(美国心理学家,1905-1981)实验中,绒布妈妈和有奶嘴的铁丝妈妈。
恒河猴是基因很接近人类的哺乳动物,给父母的启示就是,除了关心孩子吃喝以外,还要给孩子安慰和拥抱。
只关心孩子吃喝,不关心孩子感受不拥抱孩子的妈妈就有点像实验中的铁丝妈妈。
小时候很少被父母拥抱的人,一方面和他人建立身体联结会有困难,会非常别扭和抗拒。一方面又渴望拥抱和身体接触,这种皮肤饥渴会让你很渴望被不反感的异性或伴侣触碰。
比如有些女生,包括青春期的女生,之所以会轻易和男人发生性关系,驱动她这样做的常常不是性欲,而是渴望得到一些肌肤相亲的温暖或拥抱。她可能没有多少性快感,但是为了和男性快速联结,可以有肉体黏连有温度有拥抱被看见。
性更多的是她获取亲密或拥抱的一个工具。表面上是性,实际上是希望拥抱和被爱。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多数人并不会这样做,但渴望拥抱也是一个心理事实。
父母经常拥抱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安全和被爱,也会让孩子感觉放松平静和有归属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其实即使成年人拥抱一样可以让人放松和提升安全感。之前看过一张男女朋友照片,把抱在一起说是“充电”,非常有道理。
拥抱会让人感觉安全和放松。
被父母拥抱有归属感的孩子,更容易建立长期关系,人际关系更稳定。缺少拥抱的孩子更容易焦虑,比如容易上瘾的人,多多少少都和太容易焦虑有关。
父母尤其要在孩子婴幼儿期多拥抱。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比如七八岁,或已经抗拒和父母身体接触,拥抱这件事就已经不能强求了。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不去抱孩子,等孩子大了再去抱孩子,孩子很可能会反感或生理不适。
霸凌是从家庭开始的。
父母打孩子吼孩子,不让孩子反抗,反抗就变本加厉的报复。孩子也会不敢对抗其他人,害怕被更大的报复,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
“不打孩子”还需要说吗?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但一部分父母仍然做不到。
有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等陈腐的经不住推敲的观念。
有些父母太容易焦虑和失控,打孩子是缓解焦虑获得掌控感的一种方式。
有些父母因为自恋会追求孩子怕自己的感觉,通过打孩子,自己获得了一种优越感或权力感。
比如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因为她母亲情绪不稳定,小时候经常对她拳打脚踢。导致她一直只要面对稍微年长或强势的女性,就无法放松,老担心对方会突然发作攻击自己。尤其工作中如果领导正好是女性,她会压力极大,不知道该和对方怎么沟通,很影响她的工作。
她的童年经历让她在强势女性和恐惧之间形成了脑神经回路,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小时候被狗咬过,怕狗的道理一样,有点创伤后遗症。
我之前在微博提过关于打孩子的问题。得到了一些回复如下。
“小学,给我讲题,讲了两次还没听懂,一巴掌就扇过来了。”
“我都 24 了,昨天还挨打了,因为没刷碗。”
“幼儿园,不肯洗头发,被我妈摁住头扇的鼻出血。”
“拿椅子砸我,因为我吃饭太慢。”
“被脱光衣服拉到人最多的街上拳打脚踢,扯着我的头发磕墙。”
“一直到现在,一不顺眼就扇巴掌。有次我坐在床上边吃东西边看电视,我爸从外面回来,上去就扇我。说:我在外面忙着挣钱,你倒轻松!”
“小时候被我妈打得狠,用劈开的木柴打,实际上我小时候是真的很乖很听话。打我的理由都是说我妹摔着了,我妹又哭了,我妹掉小河里了…”
“上小学的时候,有天早上我起床晚了,去学校走了一半怕老师骂返回来了,然后我妈看到我好生气要打我,我拔腿就跑,我妈捡起一块石头打得我头破血流。”
“从小打到大,各种理由,比如作业太多做完之后时间太晚,吃饭舀汤的时候手稍微碰了他一下,或者放学陪同学去买了杯奶茶之类的。”
“小时候经常被打。比如威胁我说以后再也不带我出去玩,我说不去就不去,然后就一巴掌呼过来了。又比如说问我吃什么,我说随便吧,然后又一巴掌呼过来了。”
“比较严重的一次是上了初中,放假回家被我爸连着打了十几个耳光,具体是因为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他想让我认错来着,我没有,就被打了。”
“因为她被亲戚羞辱了,反手按在地上掐大腿内侧。青了很久。”
“我爸妈把我屁股打成了紫色。老师喊起立坐下,我坐不下去,说屁股疼。这位女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把其他人赶出去,让我给她看一下。然后这位四十岁的语文老师在我面前哭了。”
“小时候的就不说了,我都结婚了我爸还当我儿子面把我嘴打出血了。”
“小学到高一,晾衣杆抽腿,腿上全是伤口,一整个夏天穿长裤遮着,拳头打脑袋,塑料凳子砸头,家门口把我推倒在地踹我的肚子,被邻居拦住了。”
“小学时候,有一次见到我爸,我问他能不能给我买个电脑,他在车上一声不吱,下了车后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把我一直踢到墙角,一边踢一边问还要不要电脑了,我当时站都没发站稳,一直哭。”
“被当街暴打,因为出去取东西太慢,因为喊我回家吃饭没听见,因为不小心打碎了碗被打………因为要两毛零花钱,被拧得腿上淤紫,放学不敢回家,走路一瘸一拐……因为上衣落在小朋友家,被打得满地打滚太多太多,需要特别想才想得起来。”
“我是被我妈从小打到大,5 岁的时候被我妈绑在家后门的一颗树上暴打,到至今我还记得她是用一件蓝色的秋衣把我绑在树上……现在我和她已经没有了联系,但却还是会想起她,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
人很大程度是经验塑造的,这些经历对一个人的伤害是极大的,身体会恢复,但当时痛苦的感受会留下来。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把这种父母称为身体虐待型父母。
用衣架打、扇耳光、逼着下跪、拳打脚踢、关出门外,甚至脱光衣服打。这种经历听起来感觉像发生在奥斯维辛,但事实就发生在一些父母和孩子之间,而且有些父母还习惯性的说是“为了你好”。
有被身体虐待经历的孩子,内心安全感会降低更容易焦虑,容易觉得人不能信任。毕竟父母这种理应提供安全依恋的养育者都这么不靠谱,怎么敢相信别人。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脾气上来了谁也控制不住”“有的小孩就是调皮不打管不住”。实际上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目的论的观点,打孩子的父母百分百有看人下菜的成分,就是觉得打孩子既发泄了情绪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如果情绪真的控制不住,怎么不去公司打领导呢?因为后果很严重。
事事有因果。
父母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关系关系是极大的。父母不能一方面打孩子,一方面期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或期望孩子和自己关系亲密融洽。
作为父母,修行的最低标准就是不要打孩子,如果经常打孩子,那生孩子几乎等于作恶,所以不打孩子,应该是父母的基本道德。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否定和羞辱非常残酷。
会在长相、智力、能力、存在的价值各个方面否定羞辱孩子,比如。
·长的像个鬼。
·脑子比猪还笨。
·你这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养你有什么用。
·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以后谁娶你谁倒霉。
·你就是个白眼狼。
·你真是一无是处。
·你这辈子不会幸福。
·应该一出来就把你掐死。
·你这种人不会有朋友。
·你这种人以后没人会要你。
·你这种人会被社会淘汰。
·你这种人以后发不了财。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把这种父母称为言语虐待型父母。并且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指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你就会感觉自己蠢。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认定自己一定没用”。
父母经常否定羞辱孩子,会扭曲孩子的自我认知,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并且可能会让孩子对自身存在产生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就是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没有做人的资格。
太宰治,日本作家(1909——1948)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成年以后长的不错外在条件也很好,但很不自信内心也没有幸福感。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自信心和幸福感长期以来已经被父母的否定羞辱给榨干了。
父母否定羞辱孩子可能会一时心理痛快,并且会产生一种“我对你错,我强你弱”的优越感。但是需要意识到否定孩子不能让孩子变好,只会剥夺孩子的价值感,让孩子心如死灰。
作为父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贬低羞辱孩子。孩子有一个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比学习成绩等重要太多。
1.许多父母以孩子听话或乖为荣,但是孩子的乖其实是一种苦。
孩子太乖,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失去了自我。意味着孩子只有乖才能在家里生存下去,才能得到认可。
大多数孩子的乖本质上是对父母的一种讨好,是在父母营造的艰难环境中一种绝望的选择。
2.乖孩子会觉得人际关系很累。
乖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变成一个“好人”。
因为小时候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成年以后也只会通过讨好和付出和人构建关系。
但是通过讨好建立的关系,基本上都是不平等关系。而且过于讨好或付出,很容易教会别人鄙视或剥削自己。有的人则干脆和别人保持距离,这样才会感觉轻松一些。
3.乖孩子的亲密关系。
乖孩子都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常常会预设别人会反感或拒绝自己,所以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甚至导致结婚难。
如果有了对象或结婚后。又因为小时候许多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他很容易会把小时候没有满足的期待、需要以及积压的愤怒投射给伴侣,就是比较作。
4.乖孩子和领导的关系。
和领导的关系主要是两种,一是老想反抗或不服管,就是无意识的老想和领导对抗。二是讨好或很害怕领导。反正就是很难和领导正常沟通,就事论事。
5.工作或社会能力。
因为害怕冲突、害怕竞争。结果就是挣钱能力比较差。还有就是只能做一个好员工,害怕独当一面。总的来说,就是在涉及到实质性利益时,都和自己不沾边。
6.乖孩子一些可能现象。
很乖的孩子,因为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以及攻击性压抑,很容易紧张。容易紧张有时候会发展出上瘾行为,比如自慰。那种很小就经常自慰,包括幼儿园小学就经常夹腿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被父母忽视或经常被打骂,很容易精神紧张,自慰是的作用是缓解焦虑。
还有一些乖孩子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时学习很好,但是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或毕业以后需要参加工作的时候,整个人就崩了,没有一点积极性。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当事人从小一直积累的绝望感爆发了,觉得活着没意思,积极性、长远打算和自律一下子就丧失了。
7.如果你是父母。
要学着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人,而不是把“听话”当成口头禅说给孩子。
在家里被父母搞定的孩子,在外面也容易被别人搞定。父母的责任不是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有独立自我的人。
1.允许孩子开心。
允许孩子开心,就是不要在孩子开心时打压或泼冷水。
听起来匪夷所思,还有父母不允许孩子开心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还普遍存在。
小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就是不能在我妈面前太开心。如果我开心的话,就会有种不祥的预感。预感她会生气或开始批评教育我。
我之前也在微博上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个网友说,有一次她一个人在家看《快乐大本营》笑的很开心,被她爸爸回家看见以后,就指责她笑的像个傻子,没个女孩样。
同样的,也有人在开心时被父母看见,然后被指责像个疯子神经病、不理解父母的辛苦、自私、没良心等等。
这就是有些家庭存在的一个现象——“孩子之所以被指责,不是孩子有什么错,而只是因为开心时被父母看见了”。
那有的父母为什么见不得孩子开心呢?
因为在未分化的关系中,一个人的开心就是对另一个人的背叛。
父母自身不快乐,就很容易反对孩子快乐。看见孩子开心,父母会感觉自己被抛弃也包括嫉妒。所以内心会升起一个强大的冲动——我不开心你也不能开心。觉得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苦大仇深的同频共振才比较好。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可能慢慢会变得笑不出来,或很难开怀大笑。觉得开心是失态或预感别人会打压自己,或只要开心就会担心有坏事发生,这其实是早年亲子关系植入的脑回路。
打压孩子开心,用弗洛伊德的术语,就是给孩子施加死能量。
作为父母,如果看见孩子开心感觉嫉妒或被抛弃,要学着面对这种感觉,而不是通过给孩子的开心泼冷水,来获得心理平衡。
父母自己可以不快乐,但不要反对或干涉孩子的快乐,要给孩子的快乐情绪一个的空间。
2.允许孩子悲伤。
“有什么好哭的”
“不准哭”
“憋回去”
许多父母是见不得孩子哭的。
有的父母是因为自我虚弱,孩子一哭,就烦躁的不行。有的父母是因为把哭等于成了懦弱,反感孩子懦弱。还有的父母是把孩子的哭等同于对自己表达不满,孩子一哭,自恋受损。
作为父母需要意识到,悲伤或哭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哭不代表没用不坚强,也不代表在否定父母。
在孩子难过的时候,打击嘲笑挖苦孩子,会让孩子失去表达悲伤的能力。比如有些人是哭不出来的,或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小声呜咽。
作为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悲伤时,希望别人怎样对你,拥抱,安慰,或最起码也是有一个哭泣的空间。而不是被挖苦嘲笑、被吼或一巴掌过来。
不要用糟糕的态度封印孩子表达悲伤的能力。
3.尊重孩子的愤怒。
相比见不得孩子开心或悲伤,更多父母可能不允许孩子有愤怒,只要看见孩子生气就会强势的压住孩子甚至歇斯底里的吼或上手。
有些父母则是做出崩溃可怜状甚至哭哭啼啼,以此作为对孩子的控诉,让孩子感到内疚。
不允许孩子有愤怒的父母,就是糟糕的父母,没有例外。
愤怒只是一种感受,本身没有对错。愤怒是生存在这个世界必须的东西,可以保护孩子不受其他人的伤害。
《走出恐惧》的作者克里希那南达准确的指出“如果一个人对愤怒的感觉和表达都受到压抑,就会和自己的力量切断,就会垮下来,陷入自我贬抑的耻辱中”。
德国心理学家斯蒂芬妮·斯蒂尔在《突围原生家庭》中也指出,“愤怒在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代表我们的底线和坚持。孩子不懂得愤怒,就容易在学校遭受霸凌”。
之前在微博讨论愤怒的话题时,一个网友说“我小时候,在家我一发脾气,我爸妈就骂我指责我。在外边,有一次我跟一个路人发脾气,我妈立刻骂我,你跟他嚷什么,回头人家再给你打了。我基本从小到大,都不跟外人发脾气,我初中时我同学给我起外号叫蔫贼王,我高中同学叫我鹌鹑”。
其实无论是校园霸凌、职场霸凌,还是常见的性骚扰。受害者常常都是害怕冲突或者不能表达愤怒的人。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逆来顺受,常常就是因为小时候在原生家庭就被父母阉割了愤怒的能力。觉得不能反抗,否则代价更重。
还有就是不能表达愤怒的人,因为守不住自己的界限,会觉得人际关系很累,所以慢慢的就会想切断关系,不想和人联系。
父母需要对愤怒有个正确认知,愤怒常常不是无能的表现,许多时候,愤怒才是美德。因为有愤怒的能力,自己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的利益和感受。
父母允许孩子表达一些愤怒很重要,要学着做结实且不报复的父母。
4.另一种情况。
有些父母因为自我虚弱和太容易焦虑,会反感孩子有任何情绪。反感孩子哭反感孩子笑反感孩子生气。
这样的父母期望的是一个静音小孩或木头小孩,只是乖和听话,让干嘛干嘛,不吵不闹不动。因为孩子的任何情绪对这种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打扰或失控。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慢慢变得结实一些。
【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需要意识到,没有错误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快乐不等于轻浮、悲伤不等于软弱、愤怒也不等于无能。
一个人表达情绪困难,笑不出来、哭不出来,没办法表达愤怒,主要就是因为从小在父母面前表达情绪不安全。父母打压孩子哪种情绪,孩子表达哪种情绪就会困难。有些人久而久之甚至会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
换句话说,父母经常对孩子情绪的否认、制止和打压,都是在精神上杀死孩子。
成熟的父母会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乐于看见一个感受丰满的孩子。
情绪就是生命力,越尊重孩子的情绪,孩子就越会健康有活力。
开心时能开怀大笑,悲伤时也懂得释放,利益和感受被侵犯时,也敢于愤怒。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活生生的人。
有些父母很喜欢打扰孩子,在孩子身上刷存在感,缺乏尊重孩子空间的意识。
1.不停的说教。
只要孩子在家,就絮絮叨叨说教个没完没了。
比如看手机对眼睛不好,谁家的孩子更听话,现在不努力以后怎么办等等。
孩子看电视说教,吃饭说教,甚至孩子上厕所也在门外面说教。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父母喜欢说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情感暴力。
说教是一种强行灌输,孩子会感觉自己像一个傀儡,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尊重。
其次说教其实也是父母在展现自己的自恋,意味着“我行你不行,我对你错,我高你低”。作为被说教的一方,孩子则容易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我也联想到《西游记》一个情节,孙悟空捂着脑袋对唐僧说“师傅,别念了别念了”,孙悟空是头疼,孩子是感觉窒息没有空间。
2.见不得孩子闲着。
只要看见孩子闲下来,就会让孩子做这做那。
比如说孩子眼里没有一点活,趁现在没事赶紧把衣服洗了,也不知道把桌子收拾一下等等。
电视剧《小舍得》中,儿子颜子悠说的很对,他妈妈就是不能看他闲下来,只要不是在写作业、背书、背单词,他妈妈心里就难受,总要给他布置一些任务。
父母见不得孩子闲着,见不得孩子放松,不能给孩子一点空间。慢慢的,会让孩子形成不敢放松的模式,只要放松就会焦虑不安,成了无意识的条件反射。
3.喜欢催促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很着急。
快点快点快点!
孩子写作业催、吃饭催、穿衣服催、出门也催。
我在早餐店看见过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儿子在吃着一碗馄饨,妈妈在旁边不停的让让他赶紧吃,一下子咬下去不行吗?赶紧喝口汤!感觉这个妈妈恨不得替儿子吃了那碗馄饨。
容易着急的父母常会给孩子植入被催促的剧情。孩子为了对抗这种被催促,很容易发展出拖延的习惯。
还有这样的人成年以后,即使一个人做事情,内在也常会有种紧迫感,就像脑子里有人在催自己,然后焦虑内耗,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做事情。
4.细节上过于指导孩子。
比如我记得我已经十多岁了,我妈让我去商店买个东西,还事无巨细的教我怎么和售货员说话,应该花多少钱应该找零多少钱。
好像她觉得她不说这些,我没能力买到东西一样。
再比如有些父母过多干预孩子写作业,孩子会觉得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
在一些小事或孩子自己能处理的事情上,总是告诉孩子该怎么说怎么做等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傀儡。
父母不需要在细节上过度指导孩子,这会消灭掉孩子的自我感和主动性。
【总结】
父母的以上行为模式,可能会让孩子倾向于在父母面前封闭自己,倾向于不想和父母待在一起。
作为父母稍微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些道理。没有人喜欢不停的被说教,被没事找事,被催促等等。父母应该学着尊重孩子的自我和空间。
听父母诉苦是孩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诉苦本质上是父母在投射焦虑,而孩子在消化父母的焦虑。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在做父母的情绪容器或心理父母。这种情况被英国心理学家也是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比称为“亲子角色倒错”。
父母给孩子诉苦主要包括几种。
1.诉说自己的不幸。
有些父母喜欢抓住很小的孩子,诉说自己遭受的种种不公,经常对孩子说自己一辈子活的多不容易,为了这个家多么辛苦多么劳累,或经常强调自己命苦。
经常对孩子诉苦或在孩子面前哭,会让孩子很无助,觉得人生很沉重,容易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下,孩子也容易形成拯救者人格。就是孩子小时候想拯救父母,但无能为力。于是把这种拯救渴望投射到了其他关系,尤其容易投射到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中,容易对那种无助的异性有似曾相识甚至命中注定的感觉。
2.给孩子说另一方父母的坏话。
比如说你爸多么不负责任、软弱、没本事、沾花惹草。或说自己瞎了眼找了你爸,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说孩子另一方父母的坏话,会剥夺孩子和另一方父母的联结,导致孩子压抑对父爱或母爱的需求,变得讨厌或看不起父亲或母亲。
除此以外,也包括说其他亲戚或邻居的坏话,比如说你姑姑或邻居对你好是虚情假意,除了我没有人会真心对你好。
经常对孩子说另一方父母或其他亲戚邻居的坏话,会让孩子对关系对以后的婚姻都抱消极的态度,也会对外界缺乏安全感。
3.倾诉自己的性隐私。
比如母亲可能会说:“我和你爸已经基本没有性生活了”、“你爸那方面不行”。
比如父亲可能会说:“你妈不让我碰她”、“爸爸不行了”。
这是没有界限的表现,孩子只会感觉无所适从。
4.哭穷。
有些父母很喜欢对孩子反复强调,比如“咱家没钱”、“赚钱太难了”、“穷的过不下去了”、“我们是穷人”等等。
家庭条件有好有普通,但无论条件怎样,经常对孩子哭穷,经常强调家里没钱或赚钱难都不是正确的方式。
父母之所以喜欢对孩子哭穷,其实也是在转嫁焦虑,或想让孩子听话。因为有些家庭实际上并没有父母给孩子描述的那么困难。
对孩子哭穷,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会让孩子很沉重很自卑。
比如孩子稍微花一点钱给自己买点东西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就会很有罪恶感。而且不配感也会很重,对钱没有安全感。
当然也不是说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假装有钱。家里条件怎样孩子其实也能感觉到,也可以对孩子实话实说。
家庭条件好坏是父母需要面对的事情,不是孩子需要面对的。哭穷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情绪压迫,是让孩子承受父母应该面对的事情。
【总结】
作为父母绝对不是不能倾诉或诉苦,心里有苦想说出来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要看对象,不要对孩子尤其是很小的孩子诉苦。
经常对孩子诉苦,会让孩子不敢快乐不敢幸福,因为感觉快乐就是抛弃或背叛父母,稍微有点快乐就会不安,同时也会内疚。
在父母长年累月的诉苦声中,孩子慢慢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之前看过一个小学生访谈,主持人问小学生一个星期有多少零花钱。有的学生说几十,有的学生说几块,有一个小男孩略显羞涩的回答则是,只有捡到才有零花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个小男孩吗?
孩子从小学开始,已经对钱有了意识,也会想用钱买点东西。或即使什么也不买,手里有一点钱,也会有种富足感。
作为父母,孩子开始上学起,可以每周或每月定时给孩子转账,就像发工资一样。
这个钱就是零花钱,父母不需要过问孩子怎么支配。孩子如果需要另外买稍贵的东西,可以另外提。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第一,孩子可以支配零花钱,会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富裕感和力量感。
第二,孩子不需要承受别的同学可以买一些小东西,而自己只能旁边看。有些孩子最自卑的就是别的小朋友有零钱买零食而自己没有。
第三,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或物权意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而且也会培养孩子预算和规划的能力。许多父母也发现,真正给了孩子零花钱以后,孩子常常并不会一下花掉,而是变得更有计划。
父母换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明白以上道理。这样孩子其实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许多父母不明白一个道理,其实钱也是爱。
另外还有一点是,许多父母喜欢在孩子需要钱的时候,趁机居高临下的为难或羞辱孩子,这是非常糟糕的一种情况。
父母条件有限或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可以拒绝。但趁机羞辱或道德绑架孩子,只会增加孩子低人一等的屈辱感和内疚感,也会破坏亲子关系。
不少孩子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屈辱困难都不想和父母说,就是因为父母通常只会雪上加霜。把痛苦的事情告诉父母,只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钱也是爱。
最后重申一下,钱也是爱。
有些父母很喜欢反对孩子打扮,看见孩子打扮或照镜子就会不高兴。说孩子不务正业、虚荣、轻浮甚至对孩子荡妇羞耻。
父母反对孩子打扮,主要分三种情况。
1.挖苦和生气。
比如“走在外面你以为谁会看你”。
“一涂口红,我爸就邪着眼说:嘴抹那么红干嘛?”
“我戴个发卡我妈都会很尖酸的说:哟!你看你臭美那样儿”。
“10 岁那年,我坐在桌子前对着小镜子梳头做发型打扮自己,我爸突然回来了,看到我这样,拿起镜子就往地上砸,我吓得动都不敢动”。
“我初中阶段因为照镜子被我爸骂过几次,后来上大学包括现在,穿衣服都很中性风格。”
2.荡妇羞耻。
有些父母会把孩子打扮视为不正经不知廉耻,会对孩子荡妇羞耻。
比如“我上小学,早上扎头发的时候戴了一个红色发带,我妈骂我怕是要去当婊子”。
“小时候穿了一个白 T 恤,黑色短裤,长防晒衫,我爸说我像站街的”。
“我初中时有一天穿了裙子,放学后被我妈看到了说我不学好,跟些坏女同学学狐媚样”。
“我初中穿吊带衣服被我妈反对,我不听她就到我爸那儿告状,我爸看了我一眼说:只有妓女才这么穿的!”
“我穿紧身连衣裙,被妈妈看见了,骂我穿的像坐台的小姐,我已经 25 岁了”。
“只是露了肩,说我不学好,不是正经女孩子,说我是坐台小姐。说我出去了不要跟他走在一起,免得别人以为我们是乱七八糟的人家”。
3.在孩子面前荡妇羞耻别人。
这也是对孩子一种变相的荡妇羞耻,因为父母羞辱其他人打扮,孩子也会觉得如果自己打扮,一样会被父母认为不要脸。
比如“我妈会对身边年龄和她差不多的经常穿鲜艳衣服、化妆的人有莫名敌意,会在我面前对这些人发表负面评价”。
“我妈看到别人穿的稍微开放点,就会跟我说她们是那种行业的女生”。
“我妈说我姑姑喜欢穿吊带和很短的裙子,一看就不是正经女生”。
“我妈说隔壁某某整天打扮得和妖精一样,勾引男人,肯定外面有情夫”。
【父母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父母本身对打扮有羞耻,然后不自觉会把这种羞耻转嫁到了孩子或其他人身上。当然也有担心孩子的成分,害怕孩子被其他人荡妇羞耻,所以自己先做了这件事。
还有就是因为父母对打扮有羞耻感,所以孩子打扮,会觉得给自己丢脸。
实际上,孩子打扮本身并不会怎样,而是应该让孩子有发脾气的能力。其他许多孩子也打扮,其他孩子也好好的。
父母反对孩子打扮的坏处
父母反对孩子打扮,会让孩子对打扮和漂亮产生羞耻感。甚至有的孩子照个镜子可能还得鬼鬼祟祟,像做坏事一样。
因为父母的排斥,有些孩子可能会不是太认同自己的性别特征,比如觉得胸臀是耻辱的象征。
然后打扮会比较中性化,甚至不喜欢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
孩子打扮是强大的表现
孩子打扮其实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意味着不压抑的生能量或活力。
首先打扮也是孩子爱自己的一个表现。打扮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会让孩子有一种自律向上的朝气感。
其次孩子把自己形象收拾的干净有活力,也会影响其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会得到更多的正面反馈,也会让孩子对自己和生活更加乐观。
第三打扮也会强化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感,更加接纳和喜欢自己的性别。
孩子喜欢打扮不是一件肤浅的事情,而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全面发展,外貌始终是加分项。
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学着面对对打扮羞耻感,不要把这种羞耻感转嫁给孩子。
其次就是尊重孩子照镜子、打扮的自由。如果孩子打扮的有些夸张,可以适当给一些建议,但主要原则就是尊重不干涉。
打压孩子的性好奇对孩子一种正常心理的剥夺。
比如电视里出现拥抱亲吻的镜头,父母不需要换台或挡孩子眼睛,或让孩子帮自己倒水拿东西。比如孩子喜欢某个明星,让他去喜欢就好。
父母在这方面的限制或鄙视孩子,会增加孩子的性羞耻,这会给孩子内心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导致孩子不能正常的看待自己的身体,也可能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异性的相处或婚恋。
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可能会在网上搜索一些性的知识,这个不需要大惊小怪。孩子也可能会对学校某个异性同学有了好感,然后有一些白马王子白雪公主的想象,都是正常现象。
尤其有一点是,因为发育的原因,有些孩子从青春期前后渐渐会出现自慰行为,然后自慰完会有很强的自我攻击。
就像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写到,男主在青春期产生性欲,每自慰以后,第二天便觉得自己肮脏不配生活在阳光下,这种苦让他一直生活在罪恶中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他朋友告诉他,他也如此,他才觉得自己并不肮脏。
还有一个现象是,有些人在第一次遗精尤其是女孩第一次月经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自己病了,甚至以为自己要死了。
父母能做的,一方面就是不要打压孩子正常的性好奇,一方面有可能的话,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正常的生理知识。如果说不出口,也可以买一些科普绘本。
不少父母无意识的希望孩子是无性孩子或无性儿童。实际上父母需要意识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不需要刻意把这一部分排除在人性之外。
父母不仅仅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孩子,还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学习好品德佳,但是没有性欲,其实就有些“存天理灭人欲”。
父母性羞耻重,就会把这个功课留给孩子,孩子也容易性羞耻重,最大的功课其实在父母自己身上。
作为父母,要想理解孩子其实并不难,想想自己那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就会明白。父母诚实面对自己,也就能更加宽容的看待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和朋友之爱,男女之爱不一样,母爱指向分离。母爱不仅应该容忍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支持这一分离。但许多母亲在这方面都失败了,没能完成母爱的任务。
弗洛姆虽然只强调了母亲要学着接受孩子和自己分离,实际上父母都需要学着接受孩子和自己分离。
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因为读书或工作异地离家。包括孩子有了自己的同龄伙伴朋友圈,孩子第一次谈恋爱,以及孩子后来的结婚组建家庭,都是一种慢慢分离的象征。
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孩子渐渐长大,就是一个父母渐渐放手的过程。父母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接受孩子和自己分离的发生。
但是对不少父母来说,允许孩子和自己分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些父母是因为观念上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或附庸。
有些父母是因为缺乏自我没有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孩子共生来获得存在感或重要感。因此在和孩子的关系中有很深的分离焦虑。有分离焦虑的父母,就会想紧紧抓住孩子。
比如虽然没有明说,但有些父母不希望孩子和其他人太亲近,不太希望孩子交朋友或谈恋爱,害怕自己的重要性在孩子心里降低。
有些父母在孩子报考大学、工作、或找结婚对象时,都希望孩子离自己近一些,最好不要离开父母所在的城市或地区。
有些父母则会要求在外地上学或工作的孩子天天给自己打电话。除了担心孩子,要求孩子天天打电话,可能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依赖。
允许孩子和自己分离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但这是一个成熟父母需要学着面对和接受的事情。
孩子慢慢变大,父母慢慢放手,越来越多的给到孩子空间。这样孩子也就慢慢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人。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中午不喜欢睡觉,我妈为了让我中午在家,然后给我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外面有贩卖器官的人偷孩子。导致我那段时间看见陌生的中年男性如果手里拿一个皮包,就会担惊受怕,怀疑是贩卖人体器官。皮包在我想象中就是里面放着各种手术或杀人的刀具。
同样的,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省心或让孩子听话,也会编造各种故事吓唬孩子。比如神鬼怪兽、医生、警察或其他坏人。
神鬼怪兽比如“如果晚上九点不睡觉,就会被狼叼走”。“再说话,外面老虎听见了就会来咬你”“再不睡觉,鬼就会来抓你”。医生比如“不听话医生就会把你抓走做实验”“不睡觉医生就会来给你开刀或打针”。警察比如“不听话警察就会抓你去坐牢”“不睡觉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
其他坏人比如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乱跑,会告诉孩子卖糖葫芦的是人贩子,卖冰棍的是人贩子,收头发的是人贩子等等。一个网友说:小时候大人说收头发的都是人贩子,我都到二十多岁了听到收头发的大喇叭声音还是很害怕。
父母编造故事吓孩子,会强化孩子内心的恐惧,降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比如本来警察是一个可以求助的对象,结果成了孩子恐惧的来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医生,用医生和护士来吓唬孩子,会让孩子想到医院就很恐惧。
尤其经常用神鬼怪物吓唬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胆小怕黑怕鬼容易做噩梦。比如有些孩子老喜欢被子蒙着头睡觉,因为感觉头露在外面不安全,害怕有鬼。还有得孩子会因此不敢关灯睡觉,大热天也得用被子把自己包的紧紧的,成年后晚上出门也很害怕。
父母需要谨记:不要吓唬孩子。这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1.父母逗孩子情况。
有些父母很喜欢逗孩子。
经常会对很小的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你是垃圾堆捡到的”“你是我领养的”。
或非要让孩子在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中间做选择。或故意拿走孩子的玩具或食物,然后开心的看着孩子着急无助害怕。
还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候,会故意藏起来。比如把孩子丢在商场里或大街上,然后藏起来观察孩子的反应,看见孩子着急害怕哇哇大哭,又得意洋洋的出现。
2.其他人逗孩子情况。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人会以逗孩子为乐,比如亲戚邻居。
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就有一个长着络腮胡的男性路上遇到孩子时,会拦住不让走。等到孩子都快要哭了才放行,每每看着孩子惊慌失措的样子,以此为乐。
还有的邻居亲戚会逗孩子“你爸你妈不要你了”“你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你爸要给你找后妈了”。再比如拿了孩子的食物或玩具,要给不给,直到逼着孩子要哭出来。再比如“把刀拿过来把这孩子耳朵割了”,或抓住孩子,然后威胁把孩子小鸡鸡割了。看着孩子惊慌失措要哭出来,就哈哈大笑。
还有的亲戚邻居会以逗孩子为名,把孩子头朝下抱起来,或揪孩子耳朵。孩子耳朵都感觉要掉下来了,大人还说是和孩子玩,是喜欢孩子才这样。
3.逗孩子的本质是什么。
逗孩子本质上就是一种欺凌,是在操控孩子的感受,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不管是父母还是其他人,喜欢逗孩子第一是没有共情能力,就是理解不了孩子的感受。第二就是看着孩子无助和害怕,他能获得一种强大感和优越感。
如果是父母,看着孩子惊慌失措,除了感觉自己强大,还会有种被需要感。比如在孩子面前消失,孩子因为害怕会更想亲近自己,父母得到了强大感和被需要感,只是以孩子的痛苦为代价。
经常逗孩子,还说自己是善意的,还说是喜欢孩子,还说孩子不识逗,会模糊孩子的界限和感受。会导致孩子再被其他人为难时,不知道该不该维护自己。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生气,是不是冤枉了对方。
4.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要意识到逗孩子是愚蠢且残酷的行为。不要动不动就妈妈不要你了,你是垃圾桶捡来的,或在孩子面前玩消失。
还有父母有保护孩子的责任。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别人逗你是因为喜欢你,或逗你一下怎么了”,这是一种无知。父母自己不逗孩子,也不要让别人逗自己孩子。
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和父母的暗示关系很大。
如果父母经常说孩子身体不好,或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给孩子买各种药。或天不冷也非要让孩子多穿衣服,孩子能吃能睡也要给孩子吃补品,也是暗示孩子身体不好。慢慢的,孩子就会认同父母的看法,真的觉得自己身体非常不好,经常感觉自己无精打采或病殃殃。
这种不好并不是孩子身体真的不好,而是成了孩子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不健康的人”。换句话说,不是身体有问题,而是被洗脑了。比如有些人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没人管了以后,不生病了精神也好了。
父母经常强调孩子身体不好,可能是出于担心孩子,也可能是父母自己身体不太好的投射,也可能是父母希望孩子一直弱于自己从而被孩子需要。但无论什么原因,经常强调孩子身体不好的现实结果,就是在弱化孩子。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出现疑病心理,就是孩子身体稍微有些不舒服就担惊受怕各种幻想,觉得自己得了绝症。
父母想脱口而出“孩子身体不好”时,要管住嘴。相反的,可以说孩子身体不错、精神不错。
父母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些道理。比如一个朋友遇到你后,说你精神很好,你也会感觉良好。如果这个朋友说你看起来没精神,你也会感觉很差。
作为父母,通常都会希望孩子遇到什么事情或心里有什么痛苦可以告诉自己。但实际上许多孩子遇到事情最不愿意告诉的就是父母。
《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的爸爸也是希望她如果有什么痛苦可以告诉自己,焦俊艳的回答是——“痛苦只要你听,我就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许多孩子不开心、生病甚至被欺负。一个人扛还比较好,如果告诉父母,父母反弹回来的焦虑和指责常常远大于自己原来的痛苦。
还有的孩子在外面省吃俭用,也不愿意向父母求助。因为求助得到的不一定是帮助,但一定有道德绑架和居高临下的羞辱。
孩子有痛苦不和父母说,真正需要反省的是父母。因为许多父母站在了批判和攻击孩子的角度,而没有站在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角度。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或为了保持一种我高你低的优越感,会用内疚来控制孩子。
比如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养你这么大,我花了多少钱。供你上学,我花了多少钱等等。或经常在家庭群给孩子转发一些强调感恩的文章,比如《不懂感恩的人再优秀也没有用》。
或者不停的强调自己多辛苦,告诉孩子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或直接经常骂孩子不懂事没良心忘恩负义。
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哭,作为对孩子无言的控诉。更有甚者,我知道一个例子,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会给孩子下跪和自己抽自己。父母下跪和自己抽自己,对孩子来说就是恐怖故事。会给孩子造成很深的内疚和束缚,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内疚是最沉重的一种感受,作为父母要警惕自己不要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充当受害者。经常给孩子制造内疚,只会让孩子觉得人生沉重压抑,负债累累。
最容易让孩子精神苦闷甚至分裂的,并不是那种一眼看起来就很糟糕的父母。
非常糟糕,光明正大又打又骂的父母。孩子知道问题不在自己身上,而且亲戚旁人也知道是父母的问题。这样的孩子会恨父母,但是内心冲突少。
真正让孩子精神苦闷甚至分裂的,是那种家里一套外面一套的父母。
就是不停的拿孩子发泄、羞辱、道德绑架、情感勒索,但是告诉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就是在亲戚旁人面前,扮演好人好父母幸福家庭,但是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苦大仇深。
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也会非常讨厌父母,但是又会对父母非常内疚。而且亲戚旁人都站在父母一边,从内心层面讲,孩子完全就是一个边缘人,没有支持,没有发言权,没人理解。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痛不欲生。
好的父母,是真心爱孩子的父母。然后是知道自己爱孩子的能力有限,同时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父母。最糟糕的是在家里各种羞辱打击孩子,然后让孩子感恩,并在外人面前扮演幸福家庭父慈子孝的父母。
我有个同学给我说过一个故事。
他小时候很喜欢和邻居家一个小孩玩,但只要被他爸看见,就会说你不看看人家学习有多好。本来两个人很玩得来,慢慢他就不敢和那个小孩玩了。
许多父母喜欢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比如人家孩子有胆量,你胆子怎么这么小。人家孩子学习好,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孩子一回家就替父母做事,你怎么这么懒。人家孩子很好看,你这么丑,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要你。人家孩子性格好,你这种性格以后要吃亏要被人打死。人家孩子很孝顺父母,你自私又没良心。人家孩子很节约,你就知道乱花钱。
父母喜欢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有时候是想通过比较鞭策孩子进步,有时候其实就是为了发泄。
比较的本质是否定和攻击,很难起到让孩子进步的作用。
经常拿孩子去比较,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永远不够好永远有问题,自卑且感觉不被父母接纳,甚至不完美不配活。作为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不需要完美。可以鼓励孩子努力,但不需要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
有些父母可能一下理解不了比较就是攻击和否定。作为父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拿自己和其他更有钱有能力的父母比较,父母受得了吗?父母可能也会感觉被攻击了甚至恼羞成怒。
缺爱的孩子,就是童年经常被父母忽视、无回应或否定指责的孩子。一个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小时候对父母的依恋风格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亲子关系模式一定会延伸到后来的亲密关系中。
缺爱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得到爱非常自卑。
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也许很优秀,事业成功、长的好看或很有钱。但在亲密关系这个课题常常很艰难,表面上可能高冷,但在爱面前常常感觉自己低在尘埃里。遇到喜欢的人能量退缩的很厉害,无法以成年人状态和对方互动,会感觉自己像个小孩或乞丐。
也可能是害怕进入亲密关系,因为总会把异性投射的非常苛刻,担心自己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现了原形。对方就会挑剔自己的性格、习惯和身体。还有些人很希望结婚,但不想恋爱,因为感觉恋爱是一个被考验的过程,自己承受不住。
或对亲密关系只敢浅尝辄止,不敢进入长期承诺性关系。比如有些人会想着脚踏几只船,这样可以对冲被抛弃的痛苦。或喜欢经常更换对象,在对方完全了解自己之前可能会讨厌自己之前,先离开对方。没有自信值得长期关系的人,可能会卡在这些模式上。短期关系常常说明不了什么,长期关系才更能衡量我们的自我接纳程度,也更重要。
还有就是不敢找优秀的伴侣,即使有这个机会。因为觉得自己不配或留不住。所以会倾向于为了安全感向下一点找。一个人找什么伴侣,最能反应他的真实价值感和对得到爱的信心,对象就是潜意识。
缺爱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第二个问题是非常受不了无回应。
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应自己,内心的剧情和情绪就会非常强烈。比如担心对方生气了、讨厌自己了、嫌自己麻烦了、不喜欢自己了、抛弃自己了等等。然后自己也会非常恐惧和愤怒,有时恐惧到惊慌失措什么也做不了像要死掉一样。直到对方回了信息或电话,才能如负释重才能活过来。
还有就是也会因为没有收到回应就经常删除对话框或删除拉黑对方。因为无回应导致的情绪痛苦太难受了,删除后会感觉好一些。
还有如果经历被分手,会出现和戒毒一样的反应。焦虑、烦躁、沮丧、愤怒、吃不下睡不着、什么也干不了、疯狂的找对方,甚至直接生病。
缺爱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第三个问题是容易讨好。因为觉得自己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觉得需要通过讨好或付出才能维持关系。
比如电影《被讨厌松子的一生》,因为小时候松子做鬼脸时,难以取悦爸爸对着她笑了一下,她后来想要被人喜欢时,就会做鬼脸。一个人小时候什么方法对父母奏效,就容易执着于用什么方法求爱。松子的方法是做鬼脸,其他人的方法则可能是给对方花钱,尤其是过于以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为中心,而不去考虑自己。
缺爱孩子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容易以身相许。
因为感觉有人愿意和自己在一起就不错了。比如有些人因为小时候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应有的关爱和保护,导致如果有异性为自己说几句话或对自己稍微好一些,就会有种想以身相许的冲动。曾经有个女生说,有个男同学给了她一个棒棒糖,她就感觉有点爱上这个男同学了。同时也容易有被爱妄想,异性对自己稍微好一些,就感觉对方喜欢上自己了,这也是因为得到的爱太少了。
还有就是不敢离开糟糕的关系。比如有些亲密关系或婚姻已经明显成了负资产。但是因为害怕离开这个关系,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和自己在一起了,所以宁愿受苦,也不离开。
缺爱孩子的第五个问题,就是总觉得伴侣不够爱自己。因为自己对得到爱没有信心,所以很依赖伴侣经常给自己非常强烈的回应和肯定。期望伴侣像完美父母一样无条件满足自己。如果伴侣不善言辞,或关系过了热恋期,进入日常生活状态,就容易觉得对方不爱不在乎自己。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来,常常会威胁抛弃孩子。
比如“滚出这个家”“这是我家,你出去”“你该去哪里发财去哪里”“谁要你你去谁家”“不要吃我做的饭”“不要花我的钱”“不要穿我给你买的衣服”等等。
还有的父母会付诸行动,比如把孩子关出门外甚至大晚上大雪天关出门外。孩子在门外撕心裂肺的哭“妈妈给我开门,妈妈给我开门”,里面的人让孩子死在外面。
有的父母会饿孩子一顿两顿,甚至有的父母会脱光孩子的衣服,把孩子赶出门外。
比如看见过一个例子“想起来上高中的时候光脚被我妈赶出来,大冬天还下着雪,我就这样在院子里待了两个小时,后面上楼的时候脚都肿成了面包。”
还有我知道一个例子,她十来岁的时候仅仅因为没有考好,就被父母恼羞成怒脱光衣服赶出门外,后被邻居在楼道看见给了件衣服,然后邻居帮忙才进了家里,而且这种事并不是发生了一次。
威胁抛弃孩子对一些父母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孩子的方法。因为孩子没有生存能力,无处可逃,无论父母怎样都只能依赖父母才能活下去。
但是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也没有基本的安全感。毕竟最值得信任的父母都这样对自己,还能对其他人抱什么信心。
父母需要谨记,不要威胁抛弃孩子,不要用断绝亲子关系来威胁孩子,更不要把孩子关出门外。
我小的时候有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放着许多东西,比如吸铁、玻璃球、削笔刀、贴画、小汽车等等。我当时在家有空就会拿出这个盒子翻看,这个盒子对我来说,一方面这是我的所有物,一方面也是一种乐趣和精神陪伴。
还有我小学时,我奶奶家养过一只猪,当时我家和我奶奶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我每天放学第一个都要去看它,给它喂菜叶,听它哼哼唧唧呼呼的声音,看着它从很小的一只,慢慢长大。直到一天我中午放学回家,发现它不见了,我当时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我意识到我永远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我奶奶家的猪是注定要卖的,这里要说的是,孩子的玩具和宠物其实是孩子很重要的一种情感陪伴。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男孩养了几条鱼,一天回家发现鱼不见了,而他的父亲正在厨房油煎这些鱼。孩子又伤心又着急,父亲还得意洋洋的笑话孩子。
同样的,一个网友说:“小时候养了只兔子,长得超大,结果有天放学回来兔子就变兔肉火锅了,当时觉得心里突然空了一块一样,还一边哭一边吃。之后就变冷漠了很多,不再想对某个事物投入收不回的感情”。
这两个例子中的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拿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几条鱼或一只兔子,而是剥夺了孩子对宠物的所有权,尤其是剥夺了孩子对宠物的情感寄托。
父母需要谨记,孩子的玩具、宠物归孩子所有,因为孩子不仅会对家人产生依恋,也会对玩具尤其是宠物小狗小猫兔子金鱼等等产生很深的依恋,也就是情感寄托。
所以父母不能随意把孩子的玩具送人或扔掉。尤其不能随意处置孩子的小动物,比如送走孩子的小狗小猫,或吃掉孩子的兔子、鱼等等。把孩子的兔子鱼吃了,孩子着急还说孩子没出息,还调侃孩子吃的香,这是一种无知下的残忍。
大人觉得不值一提的事情里面,有孩子的依恋和深情。
如果家里的玩具占的空间比较多,或宠物确实需要送人,要提前和孩子商量,而不是不顾孩子的感受,替孩子作主。
有些父母有个认知误区,就是觉得刻意延迟满足孩子,孩子以后就能有延迟满足的能力。适当不满足孩子,孩子就会形成抗挫折能力。
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父母刻意延迟满足孩子,孩子就会更容易有物质匮乏感,这样孩子延迟满足能力会更差。刻意不满足孩子,孩子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就是觉得想要的东西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所以也就放弃努力了。
真正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其实是一种信心。就是因为从小在父母那里得到过,所以对得到更有信心,所以更能延迟满足。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痛快满足。也不要和孩子讲条件,比如你考好就满足,考不好就不满足。如果孩子要的东西超出能力范围或确实不合理,可以对孩子说明情况,也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能力范围内痛快满足孩子会给孩子一种富足感,也会让孩子感觉被爱。因为有富足感垫底,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也会比较强,心里更能容得下时间和空间。
换位思考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有匮乏感的人,很难延迟满足。如果内心是富足感,就能更好的做到延迟满足。
总的来说,父母刻意延迟满足,孩子以后延迟满足的能力会更差。父母痛快满足孩子,孩子以后延迟满足的能力会更好。
孩子的日记被父母偷看,常会给孩子留下很大的阴影,感觉屈辱、羞耻和不被尊重。
比如这是一些网友的记录。
“我有过被看日记的经历,我妈看完还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日记是写了一些比较隐私的想法,可日记不就是这么用的么。这样公开处刑一般的感觉,真的太难受了”。
“小时候不管是日记还是什么,只要是我包包里的东西,他们都想看,我不准他们就趁我不在场的时候偷偷看,从来不尊重我的意见,看了过后还会在饭桌上谈论”。
“小时候放学回家发现我妈偷看了我的日记本,还问我日记本里写的事情,我问她为什么要偷看?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养你这么辛苦,我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呀!当时真的无力反驳,感觉自己好无力”。
“我小时候我妈就看过我日记,我那时候还写我暗恋别人,搞得到现在成年了还特别不喜欢我妈进我房间,也讨厌她帮我收拾房间,总觉得她会窥探我的秘密”。
“日记被我爸看过一次,有一种非常不被尊重的感觉”。
“现在翻看以前的日记,每次想到被偷看过,就觉得很恶心”。
“小学二年级被看过,还针对日记里的内容批评我,导致我现在心里话也不会写下来,总觉得某人会莫名看到”。
有些父母特别想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也没有界限意识,所以就会翻看孩子的日记,看看孩子写些什么。或看孩子手机登录孩子的账号,看看孩子和谁聊天,聊什么内容。
如果看到孩子日记中,写着喜欢谁,或对谁有不满,常常会对孩子很失望,觉得孩子不务正业或没有良心。实际上,孩子有喜欢和讨厌的情绪很正常,父母不需要大惊小怪。还有些父母喜欢翻孩子的书包或动孩子的其他东西,或不让孩子锁门,不敲门进出孩子的房间,甚至翻孩子的垃圾桶。
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允许自己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边界。这是对孩子一种很严重的空间侵犯和压力,像有个监视者一样。
孩子日记或手机里面的一些内容是没必要非得让父母知道的,那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很正常也很必要,是孩子人格独立的一个表现。父母可以倾听孩子,但不需要挖掘孩子的隐私,也不要希望孩子在自己面前完全做一个透明人。
太想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做一个透明人,有些父母是因为自我虚弱,觉得知道孩子的一切,自己更有控制感。有些父母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或想和孩子心理共生。
父母经常突破孩子的边界,会让孩子在外界在社会里在其它关系里,自己的边界很容易被突破。因为他从小没有形成足够的边界意识,也不太会维护自己的边界和主权。
父母和孩子这方面界限清晰,那么孩子就不会轻易允许其他人打破自己的界限,同时也容易尊重其他人的界限。换句话说,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有界限意识,容易有自尊,也容易尊重别人。
总的来说,就是不要翻孩子日记、手机、书包和其他东西,也不要突然进入孩子房间。父母也有过小时候,换位思考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孩子自杀这个问题,可能和社会或学校有关,比如校园暴力、学业压力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通常都来自父母。你只要看到这种新闻,都可以用这个认知去套,基本不会错。
第一种情况,孩子的压力确实来自外界或学校,但孩子之所以选择自杀,也是因为和父母的沟通是闭塞的。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几乎不可能做这种选择,这违反人的本能。而且正常来说,孩子做这种选择最大的牵挂就是不想让父母伤心。
第二种情况,压力就是直接来自父母。比如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感受,习惯于道德绑架孩子,打压否定孩子,情绪积累到极端,就可能有这种事发生。有些孩子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或希望父母看见自己。
新闻中见过这样的例子,孩子已经死了,父母还责怪孩子不懂事没良心不负责任,不懂父母的辛苦。这样的父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换位思考想一想孩子为什么做这种选择。
这里绝对不是要给任何人制造内疚,而是要认清原因,这样才能做更好的父母。
夸孩子听话,是一种比较省心的教育方法,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一种隐形控制。意味着孩子要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就得顺从。
有些父母还会对很小的孩子说:“听话,不然妈妈就不爱你了”。这句话看似温柔实则充满威胁,孩子的感受是不听话就会被抛弃。
孩子因为听话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常常会引以为豪,但无形中也形成了制约。
经常给孩子戴“听话”的高帽其实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以后孩子可能只会用听话顺从这一套和人打交道,听话成了条件反射,像个奴隶。
那应该怎么和孩子说话?其实把孩子当成个人去说话就可以了,在是非问题上父母要给孩子划线,其他事情父母多尊重孩子就好。就像王菲曾给她的女儿窦靖童写过一首歌《童》,里面有句歌词是——“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这些文章列举了现实中一些父母存在的种种问题,但目的并不是批评,而是能够通过更深的认识,从而做更好的父母。
卡尔·荣格说,“没有觉察的东西,就会成为命运”。做个有觉察的父母,就是给孩子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幸福。
以前也看到过一句话——“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孩子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祝福每个父母每个孩子都幸福快乐。
1.《爱的艺术》埃利希·弗洛姆(美)
2.《原生家庭》苏珊·福沃德(美)
3.《依恋三部曲》约翰·鲍尔比(英)
4.《走出恐惧》克里希那南达(美)
5.《突围原生家庭》斯蒂芬妮·斯蒂尔(美)
6.《婴儿与母亲》唐纳德·温尼科特(英)
7.《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